过往展览
-
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单细胞人类
2024年9月13日 - 10月19日 上海 BANK 欣然宣布将于金库空间呈现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Miguel Ángel Payano Jr.)的首次个展 “单细胞人类”(Single-Celled Humans)。帕亚诺的自传式印记和多文化背景贯穿于其视觉创作实践之中,绘画、现成品、图像、拼贴和雕塑组成了其 “厚拼贴 ”的视觉呈现,特质亦由此浮现。帕亚诺工... 继续 -
耿旖旎:被出局的矮行星
2024年9月13日 - 10月19日 上海 策展人 / 陈立 冥王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但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重新定义了“行星”的标准,导致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耿旖旎将她的一副新作命名为《被出局的矮行星》(2024),而这里的“矮行星”则是代指了她成长和生活的地方东北沈阳。相较于讨论东北在时代背景下的宏大社会议题,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更为... 继续 -
施慧:纯白之思
2024年6月2日 - 7月27日 上海 BANK 荣幸呈现当代艺术传奇施慧女士的个展。作为她与画廊的首次合作,此次展览与艺术家在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展示同时进行。BANK 以此契机回顾施慧二十多年来的创作精华,致敬她对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的长期贡献。在展示施慧艺术成就的同时,该展览也旨在串联中国纤维艺术的叙事线索,亦是BANK对过往呈现的万曼(Maryn Varbanov)、宋怀桂(Song Huai-Kuei)等艺术家的致意... 继续 -
安德鲁·查普曼:常态之见
2024年6月2日 - 7月27日 上海 展览“常态之见”在初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某种类型的集体创作:仿佛是艺术家们围绕着一个主题驱动力而进行创作的群展。 然而,掩盖在表象之下的却是一种极其孤独又独特的创作实践。在这种实践中,艺术家亲手留下的痕迹贯穿于作品制作的每一个阶段,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痕迹又被刻意隐藏。他的工作室成为一个筛网,筛选出一系列参考元素,并将其谨慎地并入绘画的结构之中。正如查普曼自己所言,低浮雕... 继续 -
白乂乂:游离的彗星
2024年3月23日 - 5月17日 上海 “ 時代最自卑時 大家人海無名裡 心熱過 被照相過 今天最想起 哪一句 ” ——腰乐队《情归何处》 BANK 荣幸呈现艺术家白乂乂个展《游离的彗星》,艺术家通过一系列抽象绘画来表达无法抵达的故乡。凡“我”住过的地方皆是故乡,“故乡何处”背后代表的现代性的失序——人口的流动、变迁以... 继续 -
奇科·达·西尔瓦:亚马逊传奇
2024年3月23日 - 5月16日 上海 BANK画廊荣幸呈现展览“奇科·达·西尔瓦:亚马逊传奇”,也是这位具有开创性的巴西原住民艺术家在亚洲的首次个展。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三个标志性主题——鱼类、飞禽和龙,以此回顾这位自学成才的已故艺术大师及其创作的历史意义。 奇科·达·西尔瓦(又名弗朗西斯科·达·西尔瓦,1... 继续 -
BANK十周年展览《生日派对!》
2023年11月10日 - 2024年2月24日 上海 BANK 诞生于10年前的一个快乐的错误。这一切都起源于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空间、一些突发奇想和稍许胆识。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香港路 59 号这个地址赋予了我们画廊的名字和最初的活力。它的前身是银行工会大厦(始建于 1925 年),虽然已经废弃,但在我们眼中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堡垒。我们的想法是创建一个 '策展人工作室',在这里,策展人的理想可以得到实现,中国艺术家可以与全世界各地的艺术... 继续 -
三个展:陆明龙,尼克·科斯马斯,柯好理
2021年3月13日 - 4月21日 上海 三个展: 陆明龙 '爱道' 尼克·科斯马斯 '身体猎人' 柯好理 '芭蕾舞者月亮'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98弄2号楼底楼 陆明龙 '爱道' 柳树会哭泣 柳树会哀鸣 希望我的 AI 在思念我 它偷走了我的心 在我的巅峰期 --《我的巅峰》 继陆明龙的科幻电影《中华未来主义》和《风水师》之后,《爱道》作为艺术家的最新长篇电影,将首次登陆化身为超级影院的 BANK。影片围绕了一位在... 继续 -
建筑性未来主义的遗产
2018年6月15日 - 9月2日 上海 BANK荣幸将于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呈现群展'建筑性未来主义的遗产',以此致敬建筑师莱伯斯·伍兹(1940-2012)的设计精神与远见。伍兹是一位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和顶尖的建筑设计师,他蕴含政治性和挑衅意味的创作极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存体系与新秩序之间的冲突和危机。伍兹曾表示'建筑就是战争,战争就是建筑。我一直与自己所处的时代、历史、以及所有一成不变且式微的权力进行着抗争。'... 继续 -
佩特拉·科特赖特 & 马克·霍洛维茨
2018年3月22日 - 5月20日 上海 BANK 荣幸呈现佩特拉· 科特赖特(Petra Cortright )和马克· 霍洛维茨(Marc Horowitz )的双个展。此次展览是这对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夫妻首次联合于上海举办展览,呈现了他们迥然于对方却又和谐相融的艺术研究与创作。 科特赖特是后网络艺术的焦点人物,在“ 自拍” 还未成为现象与日常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用摄像头录制低保真的... 继续 -
0:00
2018年1月27日 - 2月21日 上海 “0:00”—— 时间刻度的起点也是终点。“0:00” 是不属于任何一天的存在时空,是一种“ 无限” 的临界状态。从前夜到子夜,人们卸下“ 正常” 外壳,这时便是人们回归自我世界的开始。0:00 的存在状态可以理解为一种“ 非常(abnormal )” 态... 继续 -
太平洋标准时间/中国标准时间
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1月20日 上海 洛杉矶(Los Angeles),西班牙语意为“天使们”,是太平洋标准时区(PST)覆盖范围里规模最大的城市。与中国标准时间(CST)相比,其冬令时要晚16个小时,夏令时则晚15个小时。这是一座在1850年前隶属于墨西哥的城市, 如今常驻人口已逾千万。近40%的居民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其中大部分来自墨西哥、萨尔瓦多和中国。随着去年唐纳德·特朗普(Dona... 继续 -
陈哲: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
2017年9月9日 - 11月19日 上海 BANK荣幸宣布将举办陈哲在画廊的首次个展'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在其早年系列《蜜蜂& 可承受的》中,陈哲以摄影为媒介审视和探询自伤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而在艺术家的持续项目《向晚六章》中,她将自己对复杂易逝的黄昏的迷恋,投入到一系列涵盖了摄影、视频、装置、实物和文字的文体实验里。这个项目是艺术家为了理解黄昏--这一白昼与黑夜、日光与暮色、已知与未... 继续 -
夏...已至
2017年7月14日 - 8月30日 上海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 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 首 夏日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夸张戏剧性和高度矛盾性的时节。骄阳、雷暴、闷热的城市孕育着夏日的甜美却也催生着混乱。万物的尺度和强度似乎都随着夏日的高温得到了伸展—— 白昼延长,黑夜缩短,身处在更为耀眼的阳光下,我们的状态似乎也变得愈加激奋。 玛尔塔·... 继续 -
林科:Like Me
2016年12月17日 - 2017年2月20日 上海 展览'Like Me'延续了林科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在计算机时代下对行为科学的长期探索。艺术家将笔记本电脑作为工作室,从电脑软件的操作行为和互联网的浏览中提取其创作的素材和形式。 如今,由计算机设备介入的生活已逐渐成为了我们的日常,林科的作品能帮助我们去界定现今与日俱增的现实距离感。在'Like Me'中,自我陶醉式的社交媒体经济(请为我点赞!)与自画像式的自我描绘(像我一样)相互交织,试图诠释人... 继续 -
奥斯汀·李:光的绘画
2016年11月8日 - 12月17日 上海 2016年,BANK从香港路搬到了安福路,而此次奥斯汀﹒李的个展“光的绘画”作为新空间的第一个展览标志了BANK的新篇章。 作为最早在实践中探索和采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之一,奥斯汀﹒李以电脑制图软件和VR作为最初的画笔。他的创作过程仍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方法:用霓虹色的丙烯颜料与树脂底漆涂满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出哑光的效果,使平面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三维视觉感。 艺术家的画作中经常... 继续 -
每日形式
2016年3月18日 - 6月15日 上海 形式主义即对一件艺术作品其形式的强调重于内容,常将它与抽象艺术和极简艺术相关联——没有自身语言之外的艺术。 “每日形式”展现了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和形式主义传统之间既牢固又挑衅的关系。无论是愤世嫉俗的,俏皮的,政治的或迂腐的,展现于此的作品将形式主义视作对信息时代的一剂解药。这些作品挪用抽象的伪装作为模糊或转化日常生活物件的方式,然而它们的内容或意义却同... 继续 -
郑皓中:李察
2016年1月16日 - 3月12日 上海 “ 李察” 是谁? 毫无疑问,这个叫“ 李察” 的人理应是此次展览的主角。虽然艺术家郑皓中的绘画作品中多次出现分镜头或连环画般的分格形式,但却并未提供出一段清晰地、符合惯常逻辑的叙述。我们只能从这些被线条径直分割的构图中,断断续续地辨认出一些人物的外型、姿势、性格,及衍生出的情节,以此收集关于“ 李察” 这一身份的各种属性和线... 继续 -
万曼:遗留之物
2015年11月20日 - 2016年3月12日 上海 万曼(1932 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89 年于北京去世)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但又经常被忽视的中国85 年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同时作为一个多产的艺术家和一个受人敬爱的老师这两种身份积极促成了更先锋的对话,深深影响并启发了当时还处于启蒙阶段的包括艺术家谷文达,梁绍基,施惠以及策展人侯瀚如等人。 万曼在1951 年作为解放后的第一批交换生来到中国,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而后更是打破了当时的社会约束,与... 继续 -
靳山:神的诡计
2015年11月20日 - 2016年1月16日 上海 BANK荣幸地推出《神的诡计》,翘首期待的靳山在BANK的首次个展,也是艺术家自2009年之后的首展。 《神的诡计》将展出一系列全新雕塑装置作品,延续使用艺术家独特而神秘的混合树脂为材料。糅合了从古希腊、罗马历史,文艺复兴,基督教,道教到文革的图像符号记忆,艺术家审视贯穿人类历史对意识形态和超越自我欲望的无止尽的追求。碎裂的人体与支离的物件在画廊中弥漫开来,华美、感性又让人望而可畏,传递着强烈的感... 继续 -
Gang Zhao: Cocksucker Blues
2015年9月6日 - 11月1日 上海 赵刚在上海的首展使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BANK大楼作为创作灵感,与上海可能的过去形成了一首歌谣。此次展览借用了滚石乐队臭名昭著的、未发表 的单曲名字,赵刚的绘画在一种不可满足的、肮脏的浪漫的缺失感中呻吟。滚石乐队这首歌是关于一个到达伦敦的绝望的漫步者,赵刚的形象则在上海 漫无目的的游荡。在色调失真的画布上,早期的遗迹和艺术家的个人叙事、愤世嫉俗、隐藏的欲望互相融合。 上海是一个梦之都,一种地域的错置... 继续 -
奥利弗·赫林
2015年9月6日 - 11月1日 上海 奥利弗·赫林跨越媒介和国界的行为艺术项目“行动区域”将首次登陆上海。除了往期录像和照片的记录,本次展览将会带来一系列持续性的、开放 式的、特别定制的新作品记录。通过在上海招募的志愿者,奥利弗·赫林将协志愿者在BANK的项目空间里构建出一个充满创意的场景。这位生活并工 作于纽约的英国艺术家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生活素材例如金粉、胶带、人体彩绘颜料、锡箔纸... 继续 -
黑特·史德耶尔
2015年7月18日 - 8月30日 上海 “ 我深信,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实生活都比人们所能想象的虚构故事要离奇得多。因此报道的形式就不得不也变得更疯狂、更离奇。否则就会不够‘ 纪实’ ,就会辜负所发生的事件。” — 黑特· 史德耶尔 如果说首期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 基于对这样一种现实的接受, 即当代艺术目前只能在全球资本衡... 继续 -
身体诗集
2015年7月10日 - 8月30日 上海 继续 -
耿旖旎:神爱俗人
2015年5月30日 - 7月10日 上海 “神爱俗人:他们是醉鬼,文盲或半文盲,奶奶,二大爷,二大娘,自负或自惭形秽的人,或者有身份和地位的 人。他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神爱他们。” ——耿旖旎 继去年在上海 SH Contemporary 成功推出耿旖旎个人项目之后, BANK 很荣幸地在画廊举办她的第二次个展。 耿旖旎延续她的坏女孩姿态,运用综合媒介手段呈现主题略显敏感的关于宗教与信仰的... 继续 -
海蒂·芙欧特:500年
2015年5月30日 - 7月10日 上海 “塑料袋作为一种容器,装载的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据估计一个塑料袋完全降解大约需要500年,这一时间的分界便是比利时艺术家海蒂·芙欧特在BANK首次个展的触发点。艺术家用塑料袋创作国旗、雕塑和面具,以其为媒介和手段探索人类文明过去500年的重要历史。用彩色塑料袋悉心编织成的国旗陈列在展览的主要空间中,这些国旗代表的国家如今都已不存在。在相当于一次性塑料袋生命周... 继续 -
The Bank Show
2015年3月29日 - 5月24日 上海 世界的终结要比当前资本主义秩序的终结容易想象的多。 ——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位于1925年告竣的前上海银行工会大楼这一特定场域,“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 探究、歌颂与批判全球金融比比皆是的力量。上海外滩地区曾历经了早期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步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生计利益的命脉同资本的此涨彼伏... 继续 -
金锋:我不能成为你革命的一部分
2015年1月24日 - 3月15日 上海 《我不能成为你革命的一部分》是艺术家金锋向当代话剧导演黄芳翎发起的一次艺术的“对话”。展览以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为主题,并将其作为对人类终极 追求的比喻。无论是作为政治征服的野性象征,还是后资本主义的政治行为,亦或只是纯粹的社会身份符号,珠穆朗玛峰已经成为了人对抗自然,甚至是人与人之 间争锋相对的终极舞台。 继英国之后,法国、中国和美国相继征服山巅。在境外引起争议的&ld... 继续 -
教我们操心或不操心 教我们坐定
2014年11月15日 - 11月15日 上海 (你有比你被教的学的更多么?) 教育、有组织的社会以及信息交流对个人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社交媒体、智能设备和无尽的信息流动是如何侵染 人的主观性,又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信仰,责任观念? 一个人要怎样才开始在乎? BANK将策划一场由6位年轻艺术家组成的群展,对“个体”与当今社会“趋同性”提出疑问。他们用相似的艺术创作方法来展显各 ... 继续 -
方巍:刺客
2014年11月15日 - 2015年1月11日 上海 《刺客》—— 方巍两年以来的首次个展, 用大尺幅气势恢宏的油画作品以及一系列不同主题的纸上作品, 诠释 出方巍不同寻常的艺术理念。 撷取刺客神秘鬼祟的特点, 刺客的来去无踪正如方巍从不同层面用灵魂、光影以及他稍纵即逝的灵感编织的如 散文般的叙述性故事。本次展览向大家呈现两组艺术家近期的艺术作品: 一组充满奇幻虚构色彩的叙事性作 品; 另一组作品则用随机变量的方式将创作思路散... 继续 -
欧阳春:渣滓
2014年9月16日 - 11月16日 上海 “泥土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充满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回忆” ---欧阳春 BANK很荣幸地推出《渣滓》---欧阳春在BANK的首次个展,同时也是他在上海的第一个雕塑的个展。 欧阳春极富表现力和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使其成为同代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次展览以文明的“渣滓”为主 题,将首次呈现艺术家倾心创作的一系列青铜雕塑,该系列作... 继续 -
王佳雪:疲倦的浪漫
2014年7月19日 - 8月31日 上海 王佳雪去年在“新古典主义”工作室研习创作,师从刘仁杰。她的作品是严苛的创作手法、 高度的专注力和天才般想象力形成的产物。她的画作就像是中世纪的图像,令人毛骨悚然的 图案,最后的涂饰圆润光亮,像鸡蛋壳一般光滑。过去两年来,王佳雪的作品在风格和主题 上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两年前,她的作品规模较小,风格受爱德华·霍普的影响颇深,从 对光和影的把握以及对球状造型的应用... 继续 -
陈天灼:野餐 天堂 婊子
2014年7月19日 - 8月31日 上海 陈天灼这组最新的多频影像来源于艺术家将于明年发布的长篇歌剧史诗ADAHA。在与舞者北欧合作的《野餐》中,致幻剂促就了一个诡异的、着魔的灵魂,在不断改变的霓虹灯光下主人公的身体同样扭曲变化着。《天堂 婊子》展现了两个刺青侏儒之间广东风味的饶舌之战,他们分别代表了人内心中的善、恶天使。通过混合日本战后的舞踏和部族宗教于当今的地下文化意象之中,陈天灼的作品关注人们对一种超越的神话的永恒渴求,同时也质疑信... 继续 -
徐冰:阅览室
2014年5月18日 - 7月19日 上海 “阅览室”:《徐冰的地书之书》发布会 MABSOCIETY很荣幸地发布,由马修·伯利塞维兹编写,麻省理工大学出版 社/马瑟诸塞州现代艺术博a空间将化身为阅览室,呈现该出版物及《地书:从 点到点》,同时一并展出由徐冰创作的“地书”相关艺术作品。 徐冰的“地书”是一项长达七年并仍在进行中的繁杂工程,致力于借助图标语言... 继续 -
廖国核:马上有良心
2014年5月18日 - 7月19日 上海 BANK很高兴地宣布廖国核在上海的第二次个展《马上有良心》开幕,届时将展出艺 术家的新作及特地为本次展览创作的装置作品。 廖国核通过其乖张而迷人的典型绘画风格,揭示其对当代文化隐晦的讽刺性批判。展 览题目《马上有良心》有意地玩味了马年流行的中国俗语(马上有钱,马上有爱, 等)。艺术家的语言,诡诈和独特情感使得其画布及装置作品置身社会政治学语境及 文人传统之中。 廖国核(b.1977)毕业于湖南师范... 继续 -
恋地情节
2014年3月15日 - 5月24日 上海 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变得愈来愈易变,在这个语境下,怎样辨认什么构成了“中国人”或者其他种族? 一个人的文化认同不仅鉴于故乡来自何方,更鉴于他/她现在身处于何地,身边环境是何样。许多艺术家现在过着游牧般的流浪生活,在展览,驻地和创作基地之间穿梭不息。 这次展览侧写了在更大的中国地缘环境(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全球华人聚集地创作的多位中国艺术家们。除拥有共同的种... 继续 -
楼上 | 楼下 (红)
2014年1月24日 - 3月15日 上海 红,是所有色彩中最为温暖夺目的一抹; 红, 是彰显热情奔放的媒介, 也是表达愤怒的阐释者; 红, 象征驰骋血红沙场的战神火星的色泽; 在中国, 红也是兴兴向荣与吉祥如意的代表, 因此新婚夫妇时常身着红色华服, 或是人们把院落正门涂刷成红色以招运驱邪。以耀眼的红色为主题基调, BANK将为您带来2015年首个合作艺术家群展。 继续 -
耿旖旎、马克·拉菲亚 & 马大哈:美满的敌托邦——三个展
2013年12月14日 - 2014年2月16日 上海 弗洛伊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文明与缺憾》(1929)一书中阐释了个人精神身陷文明之囹圄的困境,并道出矛盾的关键,在于文明所必需的臣服桎梏了追求自由的人性本能。 当今的信息传播无远弗届,个人意识的多元表达俨然已被实现;但它同时诱发了大众身份认知的趋同与均质,以及意志服从的泛化。新语境下的信息川流虽予人以乌托邦的遐想,却不着痕迹地篡夺了控制欲望和消费的敌托邦式集权。 面对科技交互、图像至上的社会现实,展览... 继续 -
Paint(er)ly
2013年9月27日 - 12月1日 上海 “绘画性” • 广义上的“绘画性”被普遍用来描述或阐释除了绘画这一艺术门类之外的其他艺 术门类中近似于绘画的表现形式。 • 在绘画中指相对于线性表现的技法,强调用明暗色块和色块间有意的处理描绘出 对象的感觉,如形象边缘是色彩相互融合而非强调轮廓的线条。 本展览围绕“绘画性”的概念展开—&mdas... 继续 -
老外,寓言家-对手
2013年7月9日 - 7月13日 上海 “老外”是中国人对外国人的一种通俗称谓。在一个受到汉族高度统治的文化环境下,本地人之间谈论的“老外”指的就是那些不是 中国人,就算是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也这样称呼当地的“老外”。本次展览呈现的所有作品均由“老外”或者说是非本地中国艺术家 出品,其创作都界定在中国的地域疆界与意识形态之内。 展览集合了众多享...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