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company logo
BANK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艺术家
  • 展览
  • 艺博会
  • 影像
  • 艺术家新闻
  • 媒体精选
  • 出版物
  • 关于BANK
  • EN
  • 简体
Cart
0 items RMB
Checkout

添加到购物车

View cart & checkout
继续购物
Menu
  • EN
  • 简体
  • 正在展出
  • 过往展览
  • 线上展览

施慧:纯白之思

过往展览 exhibition
2024年6月2日 - 7月27日 上海
  • 介绍
  • 展览现场
  • 视频
  • 作品
  • 相关艺术家
介绍
施慧:纯白之思

BANK 荣幸呈现当代艺术传奇施慧女士的个展。作为她与画廊的首次合作,此次展览与艺术家在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展示同时进行。BANK 以此契机回顾施慧二十多年来的创作精华,致敬她对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的长期贡献。在展示施慧艺术成就的同时,该展览也旨在串联中国纤维艺术的叙事线索,亦是BANK对过往呈现的万曼(Maryn Varbanov)、宋怀桂(Song Huai-Kuei)等艺术家的致意。

施慧出身于艺术世家,生涯早期便奠定了其作为中国纤维艺术运动重要推动者的地位,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创作。1986年,她开始跟随保加利亚大师万曼学习,协助并参与其众多个人项目。1987年,在完成硕士学习之前,施慧参加了享有盛誉的洛桑双年展,这是她诸多国际展览中的第一次。1989年,在万曼去世后,施慧在中国美术学院(CAA)为纤维艺术建立了重要的平台。她担任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主任近三十年,培养了无数在纤维和装置艺术实验领域的艺术家。为了纪念万曼的遗产,她牵头发起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为全球快速发展的艺术趋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该三年展即将迎来第五届,它已为世界上许多备受敬仰的艺术家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充满雄心的作品在中国呈现。过往参展艺术家包含: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金洙珍(Kim Sooja)、乌尔斯·费舍尔(Urs Fischer)、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Magdalena Abakanowicz)、希拉·希克斯(Sheila Hicks)、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安·汉密尔顿(Ann Hamilton)等。

施慧作为教育者和推动者的努力无与伦比,与此同时,其创作本身才是她对艺术和文化最关键的贡献。施慧为纤维艺术传统引入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既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又带有她个人的印记。运用传统的材料、技术和哲学概念,施慧构建了一个反映山水和水墨画传统,同时又挑战这些传统的空间。她通过宣纸、棉麻、墨、自然物质、线和各种结构进行创作和编织,严格来说她的作品是难以分类的。许江在其文章中将施慧的独特实践描述为“纯白之思”,其中涵盖的天地整体观念可能是因为哀悼万曼的突然去世而引发。通过这种“纯白之思”,施慧开始观察和反思自然现象,去除所有颜色和表面,接触到其治愈的本质。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将介绍她的两件早期重要装置作品,与她近年的新作置于同一空间,以回顾施慧全面而有延续性的创作历程。

本展览以里程碑式的作品《本草纲目》开场,该作品创作于2009年,将中国历史中经典的药物百科全书重制成一系列如从尘封中打开的书本,放置在工业金属书架上。这些书页不再是文字,而是由药草和树叶等自然材料组成的圣典。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演练精神考古的意涵”,她探讨了人与自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图书馆空间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联系中引发出精神上的共鸣。许江写道:“虽没有繁花似锦,却有凝心聚气、秋水云山的诗性。”本展览的其它部分延续呼应着“书写”和“阅读”的意象。文字作为一种形式或隐喻,在不同的作品中游戏。在《书非书之二》中,黑色木块仿若被白色的编织绳索穿透,形成纠缠的字形。其中,形式与材料的交融展示了施慧的掌控力;硬朗的直边与绳索的弯曲形成对比,表现了作品本身所回应的矛盾。这些三维谜团,如风如书,观者的想象在书写之趣与纤维之质中往来穿梭,兴赠如答。在施慧的最新创作《手札》中,模糊的书写片段被折叠并直接手工缝入A4大小的纸中,极致地表达了语言和书写的概念。

施慧常常利用空间作为媒介,创造出超凡脱俗、奇幻而令人难忘的环境。她于2004年创作的作品《凝风》像是一片由发光的藤蔓组成的茂密森林,上面布满了突起的附属物和叶脉,唤起科幻景观的即视感。这件作品仿造了亚热带动植物的外部世界和微观之下丛生于管道的鲜活有机体。其内部的胶片状生物结构不仅在宏观视角中可见,而且也清晰存在于每一部分的细节中。我们将作品置于一个独立的幽暗空间内,邀请观众在作品的交织中迷失自我。

以此次施慧在BANK的小型回顾展览为契机,我们见证了她在中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领域中的持久影响力和重要性。通过她在纤维艺术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和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施慧不仅塑造了这一艺术门类的发展轨迹,也为中国视觉文化被更广泛地理解作出了贡献。她的艺术创作融合了传统技艺和哲学概念,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对自然、精神和人类境况的深刻探索。从早期的装置作品《本草纲目》到她新作中关于语言和书写的极致探索,施慧的作品以创新、深度和不懈追求意义为标志。作为同期在威尼斯双年展和商业画廊亮相的艺术家,施慧继续跨越文化边界,将她的“纯白之思”带给全球观众,重塑着艺术超越国界、连接人类的持久力量。

 

文/马修・伯利塞维兹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下载新闻稿
展览现场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Wechatimg135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1306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1307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Wechatimg54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Wechatimg134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1164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1400 Large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1317
视频
作品
  • Shi Hui 施慧, Compendium of Materla Medica 本草纲目 , 2009
    Shi Hui 施慧, Compendium of Materla Medica 本草纲目 , 2009
  •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3素写之三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3素写之三
  •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4素写之四, 2023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4素写之四, 2023
  •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7素写之七 , 2023
    Shi Hui 施慧, Elemental Writing (Su xie) No. 7素写之七 , 2023
  • Shi Hui 施慧, Frozen Wind 凝风, 2004
    Shi Hui 施慧, Frozen Wind 凝风, 2004

相关艺术家

  • 施慧

    施慧

Back to 过往展览 exhibitions
Manage cookies
版权 2025 BANK
网页支持 Artlogic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
Close

订阅邮件

Signup

* denotes required fields

We will process the personal data you have supplie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 (available on request). You can unsubscribe or change your preference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link in 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