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线:万曼与宋怀桂70年代作品
"生命之线:万曼与宋怀桂70年代作品"展示了万曼(1932-1989)和宋怀桂(又称宋女士)(1937-2006)之间超凡的艺术合作。这对传奇夫妇的生活和工作,使得经济改革时期的中国文化景观焕然一新。展览中心为万曼的纤维圆柱和装置,这些作品的制作采用了保加利亚的传统技术-用山羊毛和冷水离心机制作毛毡,令其状态松弛有如超现实森林中的树冠。这些开创性的作品使万曼走在了70年代欧洲纤维艺术运动的前列。同时我们还呈现一组蝴蝶形状软雕塑作品,这是同一时期万曼和宋怀桂的合作作品,它化为一种明确的"阴"的能量成为圆柱的补充。这些优雅的作品,灵感来自著名的周公梦蝶典故,既梦幻又有强烈的阴柔气质。
宋怀桂和万曼的合作既有趣味又富有创造性,不仅突出了他们共有的艺术感性,也是他们共同生活和家庭关系的明确延伸,这种羁绊带领他们走遍世界各地。这些作品于1970年代在巴黎艺术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的工作室制作,成为这对夫妇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返回中国的重要先作。
BANK很荣幸首次在上海展出这些艺术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位艺术家共有的感受与兴趣--现代和正统,有机和星系,东方和西方,这些共同谱写了他们的传奇。
-
万曼(1932年生于保加利亚-1989年逝世于北京)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的影响力广泛,从故乡索非亚到第二故乡巴黎,以及对中国八五新潮美术的影响深远。万曼对世界艺术的卓越贡献不仅在他自己的持之以恒的艺术实践中,同时他倾其所有投身于教育工作者和欧亚大陆两地之间的文化外交官。
1951年,作为解放后中国第一批交换留学生之一,万曼就读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和著名的宋女士(届时是他的翻译兼监护人)相识相恋,尽管当时涉外婚姻并不被法律允许。1959年,万曼带着宋怀桂和他们的女儿宋小虹回到欧洲后,成立了索菲亚艺术学院的第一个挂毯系,在那里进行了编织雕塑的实验。他开创了"软雕塑"流派--现在被称为"纤维艺术"--通过颠覆性地重新使用作为装饰艺术的挂毯,并质疑其潜在的建筑结构。万曼后来连续三届在洛桑国际双年展展出,并且著名的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埃蒂安·德考斯画廊(Galerie Etienne de Causans)、奥德马特美术馆(Galerie Herve Odermatt)和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均展出了他富有远见的纤维纺织作品。
宋怀桂来到欧洲后继续在索非亚艺术学院完成学业,并于1962年毕业。之后,她与万曼一起工作,并在保加利亚新兴的时装业活跃。她穿梭于艺术和时尚界,这对夫妇在索菲亚和巴黎之间来回奔波。1979年,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巴黎FIAC艺术展上收藏了万曼的几件作品,这对夫妇随即被邀请到卡丹在纽约市新开的卡丹空间(Espace Cardin),在那里万曼展出了他的作品,并且宋女士开始了与卡丹的终身合作。宋女士不仅将卡丹和他的高级时装品牌引入中国,而且还组织并负责了中国第一批时装秀和模特公司。她也是卡丹在北京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的主人,一直到她2006年去世之前,她接待了无数国际上的文化和政治精英。
20世纪80年代初,万曼慷慨地将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的一个工作室捐赠给了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将原本被隔阂的中国迎入了全球艺术界。1985年,万曼与几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一起,组织并参加了在北京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现代艺术挂毯展,这场展览也同时是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中国的首次重要亮相。策展人侯瀚如引用当时劳申伯格的话说,"这次软雕塑展览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展览之一。"1986年,万曼被邀请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万曼壁挂研究所(IATV)。为了强调挂毯作为一种进口商品的身份,艺术家从中国和东欧的贸易历史中汲取了灵感。他将希腊人、斯拉夫人和奥斯曼人的编织情感与中国传统的丝绸和羊毛编织交织在一起,将装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一些学生与追随者包含侯瀚如、谷文达、梁绍基、施慧等。万曼于1989年去世,但IATV仍然留存并在杭州活跃,近年发起的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纪念。
在万曼与宋怀桂的艺术实践、个人生活和影响中,他们在东方和西方、本土和国际、传统和前卫之间进行了微妙的协商,双重性是贯彻他们生活和作品的基本特征。BANK非常荣幸有机会在上海首次展示这对伴侣的合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