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娅·贾:夜曲
展览《夜曲》的标题源自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的同名系列风景画作。惠斯勒借用了这一音乐术语,以描绘那些唤起夜晚宁静与内省的作品。他将“夜曲”重新诠释为一种视觉与心理并存的空间——一个记忆、想象与现实静静交汇的领域。
在本次展览中,奥利维娅·贾(Olivia Jia)通过夜晚那种静谧而内省的氛围,探索着记忆的重构与再现。贾出生于美国的华裔家庭,她的创作源自不同文化的交融——是关于家族记忆与个人经历的碰撞。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她回归到一种克制的夜色调:蓝、灰与紫的组合,仿佛月光、灯光下的微光,描绘出介于清醒与梦境之间的细微层次。在这些微暗的场景中,贾构建出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图像,让记忆与想象在静止的瞬间相遇。
每一幅画作都通过“重构”的方式生成。那些来自家庭、档案或完全虚构的物件成为联想的载体,象征着亲密而又不确定的历史。她常以打开的书籍、文件或印刷页面为构图框架,使之成为容纳视觉记忆碎片的储存器。通过将参考图像转化为绘画形式,贾赋予那些原本抽象、模糊甚至半遗忘的回忆以物质性与历史的重量。
在《夜曲》中,书与档案不再是权威的象征,而成为意义被重新协商的想象性框架。贾对文字与图像档案的关注,并非出于验证真伪的意图,而是为了营造一个真实与梦幻并存的空间。夜晚在此既是具象的时间场域,也是一种心理的隐喻——象征反思、孤独,以及在时间流转中重组自我的静谧过程。
通过对记忆与想象的融合,贾邀请观者进入一个亲密而内省的领域——一个映照思想节奏与意识流动的空间。正如夜幕降临后,现实与幻想的边界逐渐模糊,《夜曲》提示我们:记忆从来不是静止的,它始终在生成与展开,如同光线在书页上缓缓褪去。
关于艺术家
奥利维亚·贾(1994年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一位驻费城的艺术家。她于2017年获得费城艺术大学的艺术学士学位。所获荣誉包括2015年入选耶鲁诺福克夏校的Ellen Battell Stoeckel奖学金,以及费城艺术大学校长奖。近期个展包括:《九种纹样》,Fleisher/Ollman,费城,宾夕法尼亚州(2023年);《边界》,Margot Samel,纽约州纽约市(2023年)。
其作品被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美国)、米德尔斯堡现代艺术学院(英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 Medicine(美国)、棕榈泉艺术博物馆(美国)、华贸美术馆(苏州,中国)、The Bunker(西棕榈滩,美国)、祖泽姆艺术中心(里加,拉脱维亚)等机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