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价值

2019年4月29日 - 5月19日
介绍

生命是流质的。
从一个胚胎,
到细胞分裂,
DNA塑造了生命的语构。

身体,
是细胞代谢的基础设施。
损耗于日常劳作,
却无力保护自己,
受遭于基础设施的脆弱。

雕塑就是生命的剧场。
其初衷在于复刻生命,
它的目标是如浮士德,
以其死后的灵魂,
交换创作的价值。

 


陈伟的作品"16个器皿",借由古老的陶瓷语言,回归到"物"本身;现场的行为表演,洞察当下社会结构下人的生存处境。"白化人"的影像作品,身体如古希腊雕塑,充满诗性之美。而其因病理因素所引发的生理特征,如畏光、流泪、眼球震颤等细微症状,又将观众的视线拉回到现实的观看当中。

皮肤是我们感触周遭世界的一种媒介,但同时也是一种屏障。肉体被保护的同时,也被阻隔与规范,我们受困于皮肤之中。它的颜色、光泽、平滑程度、美学与健康状态等都限定了人的身份,让人无处遁逃。皮肤疾病的病态,本身是被社会偏见围困下产出的定义,是对审美的绑架。任莉莉的雕塑"当我剥落时"将衰败的、布满斑驳白斑的皮肤放大呈现在海绵上,与被精确切割加工完成的粉底色的固态"水洼" 形成反照,呈现出被掩饰和被暴露的感官体验。

Océane Huaqing Francioli的作品"身体和身份作为对象中,通过去功能化两把椅子,以及她与朋友们的互动表演,重新探讨了椅子的使用价值。杨熹的作品来源于感知的狭缝中产生的记忆、情感等感性世界,以直觉来捕捉和归纳抽象的形态。她以织物、塑料纤维等软性材料,塑造作品坚固的肉身,其内在能量延伸出一种可控的失控。

钟云舒的作品隐含事物于形式及美学上的认知,这些认知或许荒谬,然而其间所产生的对抗正是艺术家企图挑战的。作品"盆景"中拥有自然生命中的真实,也有生命消失后的痕迹。用物培养出的人造植物,一次性餐具的脆弱,塑料网的残忍,都是繁衍的终结。没有水分的枯枝和没有土壤的大楼,岌岌可危。但是不用担心,组织和结构会自我更迭。

高磊的雕塑"遭遇"由现成人工物与自然物彼此嫁接建构,模拟了一次被各种非自然外力所扭曲的生命历程。其中一根造型扭曲的钢筋,来自于2017年初上海近郊一处大型农贸市场的拆迁现场;而象征生命起点与终点的赤裸虚空形态则被两个自然植物椰子壳所填充。作品"栖"呈现了其自我的遭遇。2019年初,他的仓库遭遇拆迁,在多次搬迁往返,被驱逐的过程中,仓库门口的一棵大樟树被依次锯成几段,散落在拆迁现场,最后逐渐沦为拆迁工人干活之后休息吃饭的座椅。

刘鼎的艺术创作与展览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反映了文化、艺术和政治权力与中国现当代历史的联系,在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的思想根源处回响。在这组涂鸦式的绘画作品"无政治身份者"中,反复出现的美国卡通《猫和老鼠》的形象,以及充满斗争感的诗句,在画面中互为角色、互不代表。

Hilary Koob-Sassen的电影在诗歌、音乐和句法意象的变标量剧场中流动。故事板来自于他的最新电影"如何攻克基建难题,使生命及时栖居大地",呈现了但丁天主教景观式的标量生态位上的战争,曲径通幽--走出标量束缚的洞穴,通往人类未来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放映的,是他2009年的电影《基础设施的信仰》,它进一步支撑与构建Koob-Sassen构想的语法和规模的形而上学。章鱼从水中,探深教堂的塔尖。去那座先锋花园--现代物质主义的经济花园,我们只有开船;这艘宝藏船,开往标量生态位,在哪里? 所有人类的梦,透明的互相重叠。

"交换价值"是策展项目"li-qui-di-ty"的最后一幕。它是关于策展的行动,是"有机的",是诗本身。四幕的叙事是偶然性的、关联性的、实验性的、并相互融合的。在这三年迂回的策展旅程中,策展人以她的身体,抵抗着艺术的交换价值。

展览现场
作品